http://bee-bao.blogspot.com/2010/06/blog-post_29.html
擷取片段內容如下,
有時我會變態地想,幫助別人,會不會只是讓自己更快樂的一種間接途徑而已?
是不是到頭來大家都是自私的?
我們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,因為這讓我更快樂。
我盡力每次瑜珈練習,因為它帶給我、身體的抒展、心靈的平靜 and blah。
我一定要讀完這本書,因為它會讓我對西藏的歷史更加了解?
最終目的還是[為我],[為一己的快樂],而非為了[其他、更大更高尚的目的] 或 [練習]的本身?
到頭來都只是為了自己更多更好更豐富。
若是財富名利的追尋,我知道我不欣羨。但若是靈性上的追尋,難道就理由正當了嗎?
世界上有真正的無私無我的付出與奉獻嗎?
我不曉得我這樣是不是偏激,但這問題在我腦中多時,我還看不懂。上週六去聽了Geshe Michahel Roach談話,心中又多了一些想法。
Geshe Roach的「當和尚遇到鑽石」(The Diamond Cutter)首先開宗名義講,金錢不是罪過,問題往往出現在人的態度。
但若正確使用,金錢是一項很好的資源。
是一個能讓世界免於飢餓、衝突、戰爭的工具。
世人常在追求靈性提升與身處的現實商業社會中感到衝突矛盾。彷彿追求性靈就該一貧如洗,事業成功獲利高就是沒有靈魂、偉大藝術家就該窮困潦倒、作品等到他死後才被譽為世紀天才、高價在蘇士比拍賣?
藝術家是在物質無匱時開始創作。(when we're free from wanting)
至少要先給他吃飽吧,有地方住吧?
餓到手發抖、房子一直漏水,是要怎樣創作?
做好事,播重良善的種子不也是相同。
要先把自己照顧好,自己先做好,才能同心圓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。
鞏固自己,無論是財力、身體健康、精神狀況,你才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去幫助別人。
至於你今天做了好事,動機是純粹無私的付出也好、或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也罷,我想大部分情形是兩者都是,也都沒有所謂。
你做好事、播好種,即是為這個世界注入一道充滿善意的流。
若受恩惠的對象,心存感念並把獲得的感動再向外擴張,則就如投石入湖一般,將引起陣陣漣漪,層層擴大,觸及到更多的人。
這樣就夠棒了。
做了一件善行,為什麼要壓抑自己不能愉悅?
相反的,為何不享受這份愉悅、品嚐它、記住它的美好、進而重複它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